乖離率

 

我們早前在Youtube頻道中已出了影片詳細講解SMA平均線。本文則會介紹 乖離率 (BIAS) 這個針對平均線交易的指標。
用BIAS Ratio,乖離率來分析市況,聽起來都挺酷,彷彿好有專業感,但其實解讀就很顯淺。

 

什麼是 乖離率 ?

 

這是1分K圖,配以乖離率指標,參數設為20:

 

 乖離率

 

大家都見到,BIAS指標只有一條線。數值上,零線的水平是分界線。
當數值處於零線之上,顯示為正數,即是所謂的正乖離,傳統分析上,表示現時的市況處於利好;
相反,數值處於零線之下,出現負數,就是負乖離,表示市況處於利淡。
這個概念,我們以前在Youtube講解葛蘭碧八大法則時都有提及過。

 

乖離率在計算什麼?

 

到底這個乖離率在計算甚麼、這些數值又代表甚麼呢?
我們見到乖離率的公式入面有SMA,簡單移動平均線這個關鍵。
其實整個乖離率公式在計算的是,每一支K收市價與平均線差距的百分比距離

它在計算價格與哪一條平均線的距離呢?
就取決於你為乖離率設定甚麼參數。
例如,你為乖離率參數設為20,那麼指標就會計算每一支K收市價與SMA 20差距幾多%;
如果參數設定為50,就會計算每一支K收市價與SMA 50差距幾多%。

如此講解,有點難以明白 (觀看下方Youtube影片會更易理解),我們來看概念圖:

 

 乖離率

 

假設這是1分K,乖離率參數設為20。例如我們要看這一分鐘的乖離率數值,這一支K的收市價,我們見到是25000點,而這支K, SMA 20的數值是24900點。
我們只要將收市價與SMA 的數值套在公式,你就會計算到乖離率的數值是+0.4,是正數,即是所謂的正乖離,代表收市價的水平高過平均線水平。
高幾多呢? 高0.4%,就是這麼簡單。

 

所以當市況出現這樣的走勢:

 

 乖離率

 

這一支K收市價是29000點,而這支K的SMA 20數值是29050點,我們套在公式計一計算,就會計算到乖離率是負數,-0.17,即是負乖離,代表收市價水平低過平均線。
低幾多呢? 低0.17%。

所以,現在看看實際圖表。如果你用1分K,BIAS參數設為 20:

 

 乖離率

 

當你見到BIAS數值是+0.12,你一眼就知道,這一支K收市價是高過SMA 20,高幾多呢? 高0.12%。

但如果你不是用1分K,而是用15分K圖,BIAS參數不是20而是50的話,那就是在判斷價格與SMA 50的距離,例如BIAS數值是-0.87,我們一看就知道這一支15分K的收市價,是低過SMA 50。低幾多呢? 低0.87%,就是如此解讀。

 

與SMA平均線關係

 

大家只要知道平均線傳統分析方法,就會即刻明白為何正乖離表示市況利好,負乖離代表利淡。因為當乖離率是正數,就已表示價格處於平均線之上,自然是利好現象;當乖離率是負數,即是價格處於平均線之下,自然是利淡現象。而如果BIAS的數值剛好等於零,處於中線水平,即是一支K的收市價完全相等於平均線的數值。

所以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,他有一個好厲害的策略,是用BIAS,聽起來好專業:當BIAS由負數升穿零線,就買升;BIAS由正數跌穿零線,就買跌。你大可以對他嗤之以鼻,因為所謂BIAS突破零線策略
其實與平均線金叉死叉沒有分別,只不過說成是用BIAS,聽起來比較酷而已。

不過,雖然乖離率的解讀很顯淺,它的數值只是在反映,價格與平均線相差的百分比距離,但這個數值,其實正是我們用來製作另一種策略的依據,乖離率的傳統用法,當然不是用零線做突破買賣,而是會根據其數值水平去判斷,價格回調與反彈時機。

 

背後交易理論

 

乖離率的傳統用法其實是建基於一個交易理論,可能好多人都已聽過,所以我們在這裡只會簡略講講。

市場價格,實際上是會被平均價格所牽制,當市場價格偏離平均價格太遠,市場就會自行修正,令價格重返平均水平。

 

簡單來說,如果一項產品,其最新市價高過,市場人士過往創造出來的平均價格,也就是價格上升,如果這個差距很大,即是價格上升了許多。市場人士繼續在這個水平買貴貨的意欲自然會減少。

 

BIAS

 

相反,賣出獲利甚至沽空的機會就會增加,倒過來看,如果一項產品,其最新市價低過,以往成交出來的平均價,也就是價格下跌,若果這個差距很大,即是價格下跌了許多。市場人士在這個水平買入、趁平價搶購的意欲自然會增加,相反,要繼續在這個水平降低價格的難度就會提高。

所謂過往的平均價格,在技術分析上,即是平均線,Moving Average的水平。
因此,當期指價格遠高於平均線,過份偏離平均水平,價格自然會回調,是沽出的時機;當價格遠低於平均線,過份偏離平均水平,價格就會反彈,是買入的時機。
而我們要如何定義遠高於或者遠低於平均價? 如何定義過份偏離呢? 就是利用乖離率的數值。

 

指標傳統用法

 

在一套交易策略當中,我們須要設定乖離率數值的超買與超賣水平,以定義市價到達哪一個水平屬於過份偏離平均線。
例如,我們用1分K,配以乖離率20。
假設超買與超賣水平,我們設定為0.3%與-0.3%,那麼當一支K的收市價偏離SMA 20水平達到0.3%,我們就會視市價過份偏離平均價,可以入市買跌;
而當一支K的收市價偏離SMA 20達到-0.3%,我們就視價格遠低於平均水平,可以入市買升。

看看這個漂亮例子:

 

BIAS

 

BIAS數值在這個位置跌至-0.3%,即是價格已經低過平均水平0.3%,是超賣訊號。
我們就在這個位置入市買升,其後價格就在十多分鐘之內,上升49點重回平均線。
而當BIAS數值達到+0.3%,表示價格高於平均水平,而且高達0.3%,是超買訊號,我們可以入市買跌,其後價格在十五分鐘內下跌36點重回平均線。
其後同樣是超賣訊號,當價格偏離SMA達到0.3%,價格就在十分鐘之內上升65點重回SMA。

此圖出現的都是漂亮例子,三小時裡出現的三個訊號都贏。

 

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漂亮例子,向來有看我們頻道的人都知道,不可以只看到贏錢的例子,就即刻不顧一切入市炒賣。待會我們看看輸錢的例子來中和一下。

實際上BIAS傳統用法的概念就是這麼顯淺,利用乖離率判斷最新市價過份偏離平均價,然後撈頂撈底,去捕捉價格重回平均線的幅度

 

理論正確 不代表贏錢

 

好了,我們用這個乖離率,有甚麼地方要注意、研究的重點在哪裡呢?

 

第一,乖離率的交易理論就算正確,其實也不代表交易策略必定獲利。

 

BIAS

 

乖離率的傳統用法,是建基於一套交易理論,這套理論告訴我們,市價高過平均價太多、太昂貴,自然會回落,回復平均水平;市價低過平均價太多,太便宜,自然會修正,重返平均水平。

這個理論固然是正確合理,所以才衍生出傳統用法,用乖離率撈頂撈底入市,再用SMA水平作為平倉目標,但在實戰策略上,理論正確就不代表必定獲利

 

我們試看這個例子,1分K,乖離率參數用20:

 

BIAS

 

超買超賣水平0.3與-0.3%,設定與剛才一模一樣,在這位置,BIAS數值已經達到0.3%,按照傳統策略,會視價格在這個水平已經過高,可以入市撈頂,捕捉價格重回平均線的幅度。
但若果我們真的在這個位置入市沽出,然後在SMA水平平倉的話,實際上,你會於30064點買跌,但於30204點才平倉,一賣一買,45分鐘左右就輸140點,以一張大期來計算,就輸掉七千元。

我們要理解,乖離情況過大,價格固然必定會重返平均線,不過「會」重返,並不代表「立即」重返。市況可以再暴升暴跌一段趨勢,才開始修正。
加上,平均線的水平是會跟隨最新市況而變動,亦即是所謂的Dynamic,而不是Fixed Level。
即使價格偏離平均線之後,會100%重返都好,也不代表用平均線作為平倉目標是必定獲利,就如以上例子,正乖離過大,它有否重返SMA呢? 的確是有,但是否贏錢呢,卻不然

 

因此,用乖離率捕捉價格過份偏離,修正的時機,這個框架是正確,雖然我們不要求策略百發百中,但要如何使用才長遠奏效,我們一定要先經過測試,不要以為指標背後的理論正確,用它的傳統策略就必定會贏。

 

首要研究工作

 

講到測試,就要留意第二點,尋找乖離率最佳超買超賣水平,是我們首要研究工作。
我們剛才的例子,是用正負0.3%作為撈頂撈底的水平。0.3這個參數只是例子,未必是最佳的Level,而我們要用乖離率做Trade,單看傳統策略,就已經要優化三個參數:
-包括Time Frame,你用哪一個時間間隔的K線呢?
-BIAS的參數,你想參看價格與哪一條平均線的差距呢?
-以及超買超賣的數值水平,哪一個Level價格才屬於過份偏離呢?

 

我們尋找乖離率最佳的超買超賣水平,與使用其他指標相比,會更繁複一點,原因是,乖離率的恆常數值是受Time Frame,以及BIAS自己的參數影響,這樣說挺難明白,我們直接看圖會較易理解。

 

BIAS

 

若果你是用5分K,而BIAS的參數是用50,你會發現乖離率的恆常數值不會再處於零點幾%之間,而是會處於正負1%以上,那麼我們要設定超買超賣水平,可能要設為正負1%才有效。

但若果你一轉Time Frame,例如用15分K,BIAS參數同樣用50,你會發現恆常數值是處於正負2%,最佳的超買超賣水平可能要設為正負2%才可以。

又或者,你是用日線圖,BIAS參數再選20,那麼恆常數值就在正負5%以上,撈頂撈底水平可能要設為正負5%,不可以再用我們剛才1分K配以參數20的例子,設為正負0.3%。

 

簡單來說,BIAS的恆常數值,是基於每一支K收市價與平均線恆常的距離,當你用不同的Time Frame,即是會有不同的收市價,當你配合不同的平均線,自然會有不同的恆常距離,所以乖離率並沒有傳統超買超賣水平。
不像RSI那樣,80水平是超買,20水平是超賣,它沒有特定的最佳Level

 

所以,如果有人告訴你,或者你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,說BIAS最佳的訊號Level是正負4%,你就知道他是錯。他都不知道我們用哪個Time Frame、哪個BIAS參數,甚至哪個市場,根本無法斷定最佳訊號Level。
因此,以上這三個參數是互相影響,我們須要基於所選用的Time Frame與BIAS參數,才能夠優化出最佳的超買超賣水平。

Follow Us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

Scroll to Top